11月30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对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共认定5118门课程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山东大学新增44门,列全国第叁;课程总数达到70门,列全国第六。麻花星空mv文化和旅游学系黄潇婷教授主持的《景区旅游产物开发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是教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行动。一流课程认定工作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经过网评、会评、公示等程序严格遴选产生。这些课程代表着大学课程建设的最高水平和荣誉。山东大学在整体排名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同时,五类金课各自成绩突出。其中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2门列全国第一,社会实践课程3门并列全国第二,虚拟仿真课程总计11门并列全国第二,线上课程总计32门列全国第七,线下课程12门排名十四。
全国旅游管理大类共有14门相关课程获得认定。我院《景区旅游产物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是14门课程中唯一一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该课程面向智能文旅新时代人才培养新要求,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和“知行合一”导向,采用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高度仿真景区情境,依托前期积累的科研成果高度仿真国家标准和产物开发经济规律,为学生获得开发、建设、体验、评价景区产物的真实学习经历提供支持,突破成本、时空、现实和传统制约实现“体验式+全过程+多方案+创造型"学习的教学方法创新,培养学生发现并理解、思考并解决旅游实践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截至2020年12月,本项目已累积服务本校学生2065人,服务总人数3728人。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教学团队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对《景区旅游产物开发虚拟仿真实验》不断改进,并为全社会提供免费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服务。真诚地欢迎各位老师、同学、业界同仁能够体验《景区旅游产物开发虚拟仿真实验》,为该课程提出宝贵意见,帮助这一课程不断完善。(文/邵卫芳)